李新愛在為村民講授健康保健知識。 通訊員 王秋梅 徐巍 攝
2月10日(農歷正月初六)一大早,上千人自發地匯集在霸州市岔河集鄉東柏林莊村,他們都是來參加鄉村醫生李新愛的追悼會的。朝著靈堂的方位,人們莊嚴地向李大夫鞠躬,每個人都飽含淚水,送別李大夫最后一程。
今年64歲的李新愛出生于醫學世家。父親李義是遠近聞名的醫生,抗戰期間曾在部隊后方醫院醫治傷員,戰爭結束后轉業到地方醫院服務當地群眾。1976年,李新愛在父親的影響下,響應國家號召,積極投身于赤腳醫生工作中。此后,一干就是四十余年。她把自己當成一粒種子,扎根農村,用良好的醫術和醫德成為百姓信賴和托付的“親人”。
明德馨香 術精岐黃
村民張蘭柱父親去世后,到李新愛診室結算醫藥費。李新愛說:“這錢你拿回去,等生活條件好點再還?!睆埩⑸蕉嗄晁庂M至今未還,她也從來沒有催過……
從醫多年,李新愛有滿滿一箱子的欠條,都成了“死賬”。在李新愛眼中,這些欠條不是欠條,不需要討要,只當是對之前貧苦歲月的記憶。
為了更好地服務村民,幾十年來,李新愛沒有停止過自學和進修。她用自己省吃儉用的錢,買來醫用書籍。她努力自學、參加各種醫學培訓班等,還曾在縣醫院、婦幼保健院進修學習,成了村里的“全科大夫”。找她看病的人漸漸多起來,“醫德高尚,救死扶傷”的錦旗也接踵而來。
榮譽給李新愛帶來更多的責任。從醫期間,對待村民的求醫訴求,李新愛從未推脫過,遇上行動不便的老人或孩子,無論嚴寒酷暑她都會及時出診,得到她救治與幫助的村民數不勝數。
村民陳賀林早年因家庭貧困,藥費拖欠多年,今年經濟條件稍好后才還付??衫钚聬蹐詻Q不要,陳賀林哭著再次感謝。劉建國妻子受重傷,李新愛拿出五千塊錢救助,醫藥費從來也沒收過。
俗話說:“人往高處走,水往低處流?!崩钚聬垡苍袡C會走出這個村落,但她卻選擇留下,這一留,便是一生。
李新愛說:“這么多人認可我,我不舍得離開這個地方,舍不得這份信任?!?/p>
行醫數十年來,小到東柏林莊附近的十里八村,大到霸州市里以及東部的一些鄉鎮,很多患者都慕名前來找李大夫看病。
救死扶傷 仁愛心腸
李新愛曾多次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。
60多歲的村民劉正突發心臟病,李新愛及時趕到,立即施治后送往醫院,因搶救及時,脫離危險。
村民趙景懷的小孫子多次夜里呼吸困難,緊急求醫,李新愛對癥治療,多次挽回孩子的生命。
村民董桂祥妻子患有腦瘤,患病3年來,李新愛隨叫隨到,為其減少病痛……
李新愛走遍了東柏林莊村的每家每戶,就連附近幾個村,哪個家庭有重病人、家里有幾口人,她都一清二楚。
自打接手公共衛生工作以來,李新愛更是重視和每個家庭的溝通,甚至在出診坐診時,會把患者其他家庭成員要注意的問題都叮囑一遍,將愛心傳遞給每一位村民。
在采訪中,村民紛紛告訴記者,作為一名醫生,她盡職盡責,節假日也很少休息,不論誰生了病,到了診所之后她一定都是在診所里忙碌著,從來不用擔心生病時找不到大夫。不管是吃藥、打針還是輸液,李大夫的收費一直都非常低,低到超乎人們的想象,讓她看病,花銷的費用仿佛停留在20年前的消費水平。
愛人勝己 醫者仁心
話語間,村民們含淚告訴筆者,李新愛為人正直、善良,對人誠懇,有時管患者吃飯,村里的孤寡老人來看病還免費送藥。李新愛愛患者勝過愛自己,擔心患者病情而忽略了自己的身體。
今年1月初,李新愛就開始感冒,后發展到咳嗽,憋氣。家人勸她去醫院檢查一下,她一直拖延,擔心自己出去了,耽誤患者病情,而她自己卻一直耽誤到2月7日,撇下了她時刻惦記著的患者,永遠地離開了。
平日里那爽朗的笑聲,以及對待病患就像對待親人一樣的態度,讓每一個找她看過病的人都印象深刻。在他們心中,李新愛的身份早已經遠遠超越了一位“大夫”。
“李大夫不光感動著我們,更感動著無數被她醫治的患者。逝去的是她衰竭的軀體,升華的是她永恒的靈魂!掛滿屋子的錦旗,是她多年來治病救人的無上榮譽,厚厚一摞的獲獎證書,是她精湛醫術的最好證明?!眳⒓幼返繒拇迕駛儓孕?。(記者 郭京泉 通訊員 王秋梅 徐?。?/p>